大山脚下有人家
古村落的夕阳
岁月
太和殿朝日
东交民巷之老教堂
六甲镇的早晨
金秋送爽,在第36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也迎来开馆四周年纪念日,并于2020年9月10日下午隆重举行“立象尽意——白雪石中国画作品展”开幕式及学术研讨会。本次展览由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共同举办,中国美术馆、北京画院、白雪石艺术馆协办,同时得到了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国国家画院的支持。
“艺展云南”云南首届艺术品保税展即将在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的昆明综保区(经开片区)内举行,此次保税艺术展的国外展品全部是运用保税模式引进,并依托综保区政策优势,实现区内保税展示,该模式将为云南拓展全新的艺术展览运营渠道,为联通云南与南亚东南亚各国艺术、文化领域的交流提供有益的探索和借鉴。
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因材施教,注重特色。因为学生的存在,故有了教师的本色。教书育人,教学相长。 以艺术思想、艺术精神、艺术方法、艺术技艺去指导学生,鼓励创新探险和独立思考与独立判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开启想象和发现的天窗。
首届丽江“名城·名家·名画”写生艺术双年展活动由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丽江古城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主办,丽江市古城区古城画院承办,邀请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带队的三十余位国内顶尖艺术家亲临丽江古城,进行为期一周的写生创作。
云端齐聚首,千里共学堂。7月3日上午,清华大学“云上学堂——在线教学总结、分享与展望”大会举行。继2月3日清华师生“同上一堂课”整整五个月后,清华师生再一次相约云端,在“云上学堂”围绕本学期在线教学工作总结成果、分享经验、展望未来。
绘画系研究生课程班的综合材料创作课于四月底结课了。这门课程与实验水墨课不同的是它不仅只局限于水性材料的探索空间,而是在更多的材料媒介中探求形质的视觉性,肌理的对比性和材料的可塑性。在对传统艺术的经典、生活印迹的感受、现代艺术的形式的借鉴与吸收中,形成自我意识主导下的选择与判断,在想像与重构中施展艺术的表現力。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北京美术家协会倡议下,广大美术家和美术工作者拿起画笔,讴歌战斗在疫区前线的最美中国人。至第一创作阶段,共有近200多位艺术家提供了作品700多件,包括中国画、油画、漫画、宣传画等。
“京城之脊·一脉绵延”北京中轴线申遗主题创作活动评选工作会议于1月12日上午8:30在北京市文联召开。评审委员会从选题创作和社会征稿的400余幅作品中共评选出111幅入选作品,其中38幅为优秀作品。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党和政府领导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医务工作者奋力救助,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向好,中国力量让华夏大地洒遍希望,中国精神让世界为之惊叹。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陈辉和他的学生们则把心中的感佩倾注笔端,用一幅幅生动的画作向“逆行者”致敬,为中国加油。
我们的当代水墨实验,在前提一致,操作步骤一致的情况下,不能得到一模一样的结果,但可以得到相同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