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讯 | “白云出岫——清华大学十六教授书画展”水墨味美术馆开展在即!
学术主持:张夫也
艺术指导:杜大恺
总策划:王艳菊
策展人:项堃
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承办:《水墨味》杂志社
展期:2021年1月10日 - 3月10日
地点:水墨味美术馆 北京市通州美术馆路16号
— 展讯—
Exhibition info
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主办,《水墨味》杂志社承办,亿龙集团、辉煌逸达实业集团、百裕集团协办的“白云出岫——清华大学十六教授书画展”,将于2021年1月10日下午在水墨味美术馆开展。
此次展览汇集了清华大学的十六位教授书画家:韩美林、冯远、杜大恺、刘巨德、苏士澍、鲁晓波、王玉良、刘石、杜鹏飞、戴顺智、张夫也、唐绪祥、韩敬伟、陈辉、王巍、丁荭,阵容强大;既有韩美林等享誉国际的艺术大师,又有冯远、苏士澍等书画界的领军人物,也有深耕艺术教育数十年的资深艺术家与艺术教育家,更有当今艺坛的中坚力量。老中青三代汇聚一堂,彰显艺术的光芒、文化的力量。
据主办方介绍,本次展览从1月10日一直持续至3月10日。展览全程免费对社会各界开放。
— 前言 —
Preface
水木清华,众秀所钟。立德立言,无问西东。百余年来,清华大学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发展贡献了无数人才,也为中国文化的绵延保留了一丝血脉。
于文化而言,功利未必比动荡优越多少。幸好清华还有这样一些学养深湛之士:他们执教上庠,传道授业,专精而通博,深得古典之精髓。同时,在传统文化尤其是书画领域,有着极高的成就,却又淡泊自处,风神自现。他们是中国文化真正的守护者。
《水墨味》杂志,创刊于2006年8月,致力于推介书画经典,阐扬人文精神。十五年来,甘苦备尝,冷暖自知;幸承师友抬爱,小有口碑。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一千六百年前,陶渊明这寥寥数语,对物质愈益丰盈精神愈加桎梏的当代人,别具深意,尤其是刚刚送别了沉痛的2020。人生本应流憩遐观,像宗白华先生那样,从容作美学之散步,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进退有度,出而知还。
兹值水墨味美术馆开馆,特展出清华大学十六位书画艺术家的力作佳构。宿德硕望,艺苑中坚,各擅胜场。
致敬既往,瞻望未来,都是为了做好现在。
项堃
2021年1月3日
— 参展艺术家 —
Artist
韩美林
1936年生于山东济南。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主任、世界华人协会副会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书画委员会会长。代表作有:书法作品古文字集录《天书》;巨型城市雕塑《迎风长啸》、《大舜耕田》、《百鸟朝凤》等;设计作品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航徽、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新航空飞机内饰、2008申奥会徽、2008北京奥运吉祥物福娃等。出版有:《山花烂漫》、《美林》、《豆蔻梢头——韩美林人体艺术作品集》、《韩美林岩画艺术集》、《闲言碎语》、《韩美林自述》、《前面是未知数》等。
韩美林 岩画之一 49×69cm 纸本设色
韩美林 岩画之二 49×69cm 纸本设色
二十多年来,我关注的目光紧随着他。一路下来,我已经眼花缭乱,甚至找不到边际与方向。一会儿是一片粗砺又沉重的青铜世界,一会儿是滑溜溜、溢彩流光的陶瓷天地;一会儿是十几米、几十米、上百米山一般顶天立地的石雕,一会儿是轻盈得一口气就可吹起的邮票;一会儿是大片恢宏、变幻万千的水墨,一会儿是牵人神经的线条,或刚劲或粗野或跌宕或飞扬或飘逸或游丝一般的线条。一切物象,一切样式,一切手段,一切材料,都能被他随心所欲地使用乃至挥霍,他要的只是随心所欲。
他的艺术是由三种基因编码合成的。一是远古,一个现代,一是中国民间。……因此说,美林的艺术既是现代的,人类性的,又是地道的华夏民族的灵魂。
——冯骥才
杜大恺
生于 1943年8月8日,山东龙口人。1980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并留校任教,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法研究所所长,中国国家画院公共艺术院执行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杜大恺 崂山夕照 41.5×29.5cm 纸本设色
杜大恺 青橘 29.5×41.5cm 纸本设色
今日世界社会道义与人之心性已成胶着,难分难解,道义须心性相携,心性惟道义相助,道义与心性已成共谋,俾传承与革新非水火之不容,其难在此,其乐在此,这第三个时期于今仍是初始。天下滔滔,存亡顺逆,古尚不惑,何况如今。人心之不可违,时势之不可违,惟乐观其变,为仁为智耶。
——杜大恺
刘巨德
1946年出生,蒙古族。1970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73年任云南美术出版社美术编辑,1978年考取庞薰琹教授研究生,研学中国传统装饰艺术与西方现代艺术之比较,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学术委员会主席、学位委员会主席。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协会常务理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出版专著《图形想象》、《面对形象》,出版画册《刘巨德素描集》、《刘巨德中国画作品集》、《刘巨德油画作品集》、《刘巨德写生作品集》、《刘巨德陶艺雕塑作品集》、《刘巨德扇面百图集》、《浑沌的光亮—刘巨德艺术作品集》。
刘巨德 寿桃 29×71.5cm 纸本设色
刘巨德 听香 29×71.5cm 纸本设色
刘巨德常以庄子「浑沌」喻解艺术创造之路,其着眼点侧重艺术创造的无限可能,艺术创造须凭借艺术家本性,艺术创造又是难以规范,更是不可违心违性地改造定制的。古人论诗,有「气以实至,志以定言,吐纳英华,莫非情性」之说。刘巨德绘画艺术之引人入胜,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凭借本性的自由发挥。在他的画前,我们感受生命自然流动的韵律,感受画家舒畅而又沉着的创作心态,那正是他所向往的自然万物「投入心泉的倒影」。
——水天中
苏士澍
1949年3月生于北京,满族。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文物出版社名誉社长、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书法丛刊》主编、西泠印社理事。主编多卷本《中国书法艺术》、《中国法书全集》和百册《中国历代法书精品大观》等。
苏士澍 杜甫诗句 69×46cm 纸本墨笔
苏士澍 自强不息 69×46cm 纸本墨笔
文学是人学,文学是一切艺术之母。书法作为艺术之中的一个门类,亦离不开文学。因之,文学和书法相互渗透,相得益彰。文学和书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文化大视野中,书法和文学都是表现心灵情韵的艺术。书法受文学观念和审美模式的影响,在艺术审美大视野中,书法与文学、绘画、印章具有十分紧密的关系:诗文不仅是书法家最重要的表现内容,而且将丰富的情感内容外化到书法的情感线条符号中,使以线表情的书法成为中华民族深层心理的艺术形式,并禀有了独特的文化意蕴。
——苏士澍
王玉良
1949年生于山东烟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理事,庞薰琹艺术研究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张仃艺术研究会委员,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艺术顾问。
王玉良 水墨造像之一 66×40cm 纸本墨笔
王玉良 水墨造像之二 59×48cm 纸本墨笔
玉良最初学中国画,后来又从事水彩、水粉,因为重视多方面的修养,所以后来所作水墨山水,意境笔墨很有内涵,为同行所称道。
王玉良的路子比较宽的,因为他很早就关心史论,好读书,又有扎实的水墨基本功,能够深入传统,同时注意信息。由于思想活跃,而不为传统所束缚,借鉴西方,但不为西方所制约。他最近创作取材多为典型的文物遗址,或古老街巷。他的取景构图有时参照摄影角度,但能与笔墨结合,新鲜而不勉强……同时我也有一点担忧,即是:不要把自己的风格定型得过早,而不能自拔,甚至可能引起一批追逐者;应该作为一个探索过程,则前面的路子会愈走愈宽广。
——张仃
冯远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教授。
冯远 天边 193×102cm 纸本墨笔
冯远 心幡 268×146cm 纸本墨笔
冯远属于典型的学者型画家,他酷爱文史,博览群书,撰写了大量学术论文和绘画评论,不仅文笔流畅,词采华茂,而且条理清晰,见解深刻。他作为学者型画家睿智的地方,就在于他对学院写实(写意)、中国传统和西方现代三种绘画,都能够采取理性分析和科学批判的态度。立足于学院写实(写意)绘画的基点,追求在古今中西融合的基础上建构当代中国人物画体系的艺术理想,是他相对恒定的价值判断标准。
——王镛
戴顺智
1952年生,北京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出版有《戴顺智画集》、《戴顺智线描集》、《线描造型艺术》、《戴顺智小品画集》、《戴顺智肖像作品集》、《戴顺智水墨画集》等。
戴顺智 牧牛童之一 59×48cm 纸本设色
戴顺智 牧牛童之二 59×48cm 纸本设色
和牛之间的这种重构关系,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都非常喜爱,而且是乐于传承的一种品格,这种内在美是没的说的,那么讲究形式的时候,就体现出艺术规律,在他的作品里边,可以看出学院派的艺术家,他的强项,他的优势,画面上的疏和密,浓和淡,墨和色,这些之间的对比关系,组合构成关系,这是艺术规律,这是艺术技巧,他在这一方面,是用心研究的,经得起推敲的,他在用色,他在构图等方面,包括造型等方面的探索是非常大胆的,都有很大的突破,他的画既来自传统,取法宋元,同时又极具现代感,他的牛,和李可染,黄胄的牛截然不同,相比之下,他的牛生活气息更浓,画面气氛更真实,更细腻,也更感人。
一一刘曦林
张夫也
1955年生,1982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1990年任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客座研究员,1999年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艺术史研究所所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人艺术展览,以清雅别致的画风博得普遍赞誉,并多次获得奖项。作品被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国际团体、文化教育机构、美术团体及国内有关单位及个人收藏。
张夫也 春韵 68×138cm 纸本设色
张夫也 冬之韵 69×137cm 纸本设色
艺术家必须从现实生活中吸收滋养和获取灵感,用笔墨和色彩写自己的亲切感受,唯有如此,作品才会有时代气息和个性面貌。夫也深谙此理,从他的画作上我们可以看到,他画的是他自己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与体验,从古典写实到现代表现和抽象的艺术手法,他都拿来为我所用,融入到自己的方法之中,用来表达他的思想和感情。他的画,不论大品或小品,即兴写生或经过酝酿的创作,都具有意象性和装饰意味,也传达出他平和、通融的人生态度和淡定、乐观的情绪。
——邵大箴
唐绪祥
广西阳朔人,1977年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师从李可染、白雪石、张仃、吴冠中、罗工柳等大师,其艺术天分深得诸位赞赏。李可染先生称“唐君聪慧,好学不倦,画颇不凡”,认为唐绪祥的山水画“能得自然真意!”。白雪石先生在唐绪祥的画展上感叹道“绘画贵有胆识,有感情,绪祥所作当之无愧!”,赞其山水画“笔墨雄强,山河壮丽”。
唐绪祥 云过知禅意 68×68cm 纸本设色
唐绪祥 云净山浮翠 68×68cm 纸本设色
唐绪祥先生是我院著名画家。他为人质朴,为学谨严,为艺率真。他笔下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鸟一虫,一花一果,无不天趣盎然。那是他的理想国,也是现代人的文化乡愁。
——鲁晓波
韩敬伟
1957年生于沈阳。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出版有《中国画的意与色》、《中国画质地表现》、《韩敬伟画集》、《国画写意山水绘画手稿》等。
韩敬伟 林泉清幽图 50.5×40cm 纸本设色
韩敬伟 天清远峰出 40×50.5cm 纸本设色
韩敬伟不独在“行万里路”中磨炼自己,又喜读群书。他和他的同代人同样喜读卡西尔、苏珊•朗格,却又嗜读老庄哲学和古代画论。所以,他在倾向于现代时不忘民间,在20世纪90年代国学回归的热潮中,又做艺术的大幅度调整——题材上向山水画的集中,形式上向传统笔墨的回归,并于世纪之交趋于成熟。在那些繁皴密擦的满构图上,穿插着墨雾、祥云、老屋、色树和装饰性的田垄节奏,墨与色、枯与润、密与疏交错谐和于他喜爱的黄土高坡上。
——刘曦林
鲁晓波
1959年生于湖南,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中国国际设计产业联盟理事长。出版有《数字图形界面艺术设计》等。
鲁晓波 鹰 136×68cm 纸本墨笔
鲁晓波 小趣 68×136cm 纸本墨笔
当我见到野生丹顶鹤的时候,它动作举止的优雅和翩翩起舞时的仪态万千,让我深受感染;除了它呈现的那种美的姿态以外,它还象征着纯洁和高尚的美德,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鹤也有长寿、高洁之意。在我深入了解鹤的过程中,我发现,鹤在当今的生活环境并不是很理想,我们现在想要观察到鹤,拍到鹤必须要到一个生态环境很美好的地方去,所以对鹤情有独钟也是因为自己的一个情怀,就是希望能通过画鹤,表达我对自然生态的一种向往和对目前环境问题的一些思考,希望以此唤醒更多的人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如今,虽然我专注绘画时间有限,但我很珍惜自己有这样的情结和创作冲动。我想,这就是一个人对理想的执着吧。
——鲁晓波
陈辉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委员、当代艺术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张仃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及论文发表于《美术》、《文艺研究》、《装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中国文化报》、《美术报》等刊物与报纸,出版多本学术专著及个人画集。
陈辉 晨寺钟声 26×67cm 纸本墨笔
陈辉 堤岸谁家烟雨中 26×67cm 纸本墨笔
他的作品所体现出来的浓郁的中国文化气息、宁和静谧的无人之境、悠远隽永的形式韵致,使他逐步形成了独有的风格特征,在每次画展众多的作品中脱颖而出,而且以它鲜明独到的视觉形式夺人眼目。
在陈辉的笔下,一是解决了画面虚实和大块黑白灰对比的图式效应;二是解决了绘画作品内涵中历史文化与当下的时间、空间含义;三是使作品的主题内容通过虚实相间的整合再造,突显了传统文化精神与审美趣味相谐的浓厚氛围,引人入胜、发人遐思,意味绕梁。
——冯远
刘石
1963 年生,四川大邑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副主编。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文献学研究,曾在美国、韩国、马来西亚等多国高校任客座教授。出版有《书法与中国文化》、《苏轼词研究》、《有高楼杂稿》、《有高楼续稿》等。
刘石 舍得 46×69cm 纸本墨笔
刘石 万里江湖一叶身 69×46cm 纸本墨笔
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它的奇妙也许就在这里:书法是写字,人人都会写字,却不是人人都能成为书法家;书法有技法,技法的掌握虽不容易,更难的却是技法之外的学识涵养。苏东坡说“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代表了古往今来典型的文人书家对书法艺术的认识,也应当成为当代爱好书法的学人应该努力的方向。
——刘石
王巍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入选国内各届重大美术展览并多次获奖,被多家美术馆、博物馆与个人收藏。出版专著、画册多部。
王巍 御园图之一 78×45.5cm 纸本设色
王巍 御园图之二 78×45.5cm 纸本设色
王巍接受过严格的学院派绘画基础训练,基本功较强、悟性好,再加上多年的速写、素描、写生、创作的勤奋实践,具备了扎实的写实造型能力,王巍笔下的人物形象都是健康阳光的,没有病态、做作的成分,这跟他纯真朴实的性格和他对画中人物生活的体验分不开的。他作品中线条的韵律、节奏、张力都焕发着大气磊落的气息,在笔墨背后使直观的形象转化为有生命特征的意象形式。他具有组织大场面多人物大型创作的驾驭能力,并且是一位多产的青年画家。他的艺术天赋与造诣在他的同龄人中是较为突出的。
——冯远
杜鹏飞
1970年生,辽宁人。曾任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党委书记,现任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自2014年起担任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美术学院书法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清华大学教工书法协会会长。自幼习书,雅好书画收藏与鉴赏,业余从事民国美术史研究,出版有《百年清华学人手迹选》、《姚茫父先生编年事辑》等。
杜鹏飞 未成却恐联 67×23cm 纸本墨笔
杜鹏飞 诗兴齐心联 67×23cm 纸本墨笔
吾亦爱吾庐,时还读我书。
抚琴梅雪后,观鹤桂香初。
好饮良朋远,耽诗古砚疏。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杜鹏飞
丁荭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获中国青年国画家大展银奖、全国第二届工笔画大展银奖、世界遗产大会国际书画大赛展铜奖等荣誉。作品曾被中国美术馆、成都现代美术馆、温州市美术馆、年代美术馆、香港Anna Ning Fine Art Gallery收藏。
丁荭 酴釄为枕睡为乡 58×110cm 纸本设色
丁荭 四分之一 121.3×130cm 纸本设色
丁荭生长于江南水乡,从中国美术学院附中到国美的国画系,后又在清华美院读了硕士,再到现在的博士,直至留校任教,一路走来,既经历过严格的西方美术造型训练,也体验到了中国画笔墨的趣味。
清代恽南田曾说:“寂寞无可奈何之境,最宜入想。”丁荭的作品既有清澈高旷的《水上烟》,也有繁花锦簇的《神秘园》。但所有这些景色尽被作者笼罩在一片清净脱俗的寂境之中。
当我们走入这寂境,感觉到时间在她的画中凝固。身处喧嚣中的我们看着画中的他们,仿佛注视着内心中的自己,看到那已经久违的安宁和宽广,弥漫开来。在我们的心灵曾经栖息过的地方,依稀唤起许多年前的记忆--许多先辈们曾经相信和执着过的东西。
也许会有那么一天,她的艺术会带你进入永恒之境。
——张勇
最新资讯
-
抒心意写一一荣宝斋画院中国画名家作品展将于2024年7月12日在包头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
展览预告【园林画境】—— “圆明荷韵”名家系列邀请展【首展】
-
现场丨淮安市美术馆名家系列工程:“日月同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陈辉教授水墨作品巡展”(江苏淮安站)暨学术讲座在淮安市美术
-
江苏淮安:陈辉“日月同辉”水墨作品展开展 吸引观众前来观赏
-
中国画家陈辉作品欣赏
-
2024新时代首都美术展开幕
-
艺术可以让人舒心优雅 ——美术学院陈辉教授谈阅读
-
艺术管理课程实践项目“日月同辉”云展上线
-
“日月同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陈辉教授水墨作品巡展(张家港站)”在张家港市美术馆开幕
-
清华大学教授陈辉水墨作品选
-
日月同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陈辉教授水墨作品巡展(张家港站)
-
安徽合肥:美术馆里过“五一”
-
水木开卷·从游悦读|陈辉:艺术可以让人舒心优雅
-
陈辉水墨作品巡展
-
丹青溢彩绘时代华章:中国画学术邀请展诠释时代笔墨
-
公 告丨日月同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陈辉教授水墨作品巡展(江苏盐城首站)延期
-
正在展出 | “各美其美——2024’中法艺术交流展”
-
展讯|“丹青溢彩”中国画学术邀请展即将启幕
-
北京美术家协会召开艺术(工作)委员会换届(成立)大会
-
现 场丨日月同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陈辉教授水墨作品巡展(江苏盐城首站)开幕式暨研讨会
-
雅昌现场 |“日月同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陈辉教授水墨作品巡展”在盐城市美术馆开幕
-
展讯|日月同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陈辉教授水墨作品巡展(江苏盐城首站)
-
预 告丨日月同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陈辉教授水墨作品巡展(江苏盐城首站)
-
滕王阁北园文化写意活动暨甲辰迎春•锦绣豫章——当代中国画名家作品展在南昌举办
-
日月同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陈辉教授水墨作品巡展(江苏盐城首站)
-
雅昌专稿 | 陈辉:择一切手段 进行艺术探索
-
甲辰迎春 锦绣豫章 —— 当代中国画名家作品展将于3月27日在南昌美术馆开幕
-
主题明确,题材丰富 轩辕情 中国梦——2024·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复评结果公布
-
陈辉教授山水画作品
-
陈辉老师水墨写生作品
-
《美出东方》文明互鉴中的新时代美术 | 陈辉
-
陈辉:千峰万壑任纵横 尽在激情表现中—观梁明水墨山水写生
-
课程动态 | 在清华大学探索美育新方法
-
得于象内 意在象外—陈辉2023年新作
-
陈辉:中国画需要写生
-
北京美术家协会送新年画到农户
-
龙腾瑞气 墨舞春风——2024·迎新春名家书画作品线上邀请展
-
辰年贺春·中国画学会贺岁作品线上展(三)
-
转益多师 艺道恒长
-
讲坛回顾 | 中国画艺术语境之表达
-
内美静中参——中国画学术邀请展览在金华开幕
-
名家笔墨再现“水墨观澜”,中国画名家画观澜写生作品展开幕
-
“首届湖南省美术创作专题研修班暨冲刺‘第十四届全国美展’创作骨干培训班”举行结业仪式
-
笔墨中国——首届当代中国画名家学术邀请展
-
水墨观澜·中国画名家画观澜作品集
-
【岁月留痕】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历届校友综合艺术作品展 第三辑(1980-1998级)(二)
-
【岁月留痕】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历届校友综合艺术作品展 第三辑(1980-1998级)(一)
-
“大美合肥”--合肥市第二届美术大展作品欣赏(一)
-
新角色|2023清华国际艺术与设计教育大会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
“纪念袁运甫诞辰 90 周年暨袁运甫艺术教育思想研讨会”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行
-
龙年伊始,快来雨花美术馆尽享艺术盛宴吧!
-
众家谈 | 第四届高峰之路——新时代中国画学术邀请展
-
中国画名家画观澜写生作品展示
-
全国美术名家作品邀请展线上展(第四期)
-
全国名家“会雨花·绘雨花”采风活动走进梅钢工业文化旅游区
-
于斯为盛 | 陈辉:另一条路
-
于斯为盛——当代名家研究展
-
【金秋月圆看夹江】“画说夹江千年纸”全国百位书画名家大型作品集——名家品纸(二)
-
收藏年鉴 |画说千年夹江纸 ——全国百位书画名家邀请展作品集
-
“秋空一鹤”纪念华嵒诞辰341周年全国山水画名家邀请展龙岩美术馆开展
-
“于斯为盛——当代名家研究展”在湖南美术出版社美仑美术馆开幕
-
【鹿隐雅集】第9期丨陈辉·水墨画作品欣赏
-
以书画会友,重走文化之旅,“唐诗之路——全国中国画名家作品邀请展暨绍兴艺术家画绍兴作品提名展”开幕
-
众家谈 | 第四届高峰之路——新时代中国画学术邀请展
-
陈辉:小品不能小,小品要有大气象
-
第四届高峰之路——新时代中国画学术邀请展在安徽省美术馆开幕
-
雅昌现场 | 讲座回顾 :陈辉《中国画艺术语境之表达》
-
美酒如画 笔墨留香 “画说茅台——主题创作书画作品展”西安站盛大启幕
-
“时代现场 人民形象”写生作品展即将启幕
-
时代现场 人民形象——写生作品展开幕
-
大零号湾·一尺山海美术馆开馆,首展中国现当代艺术作品展启幕
-
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绘画作品展播 第17集:梁时民 陈辉 李伟 李耀林 罗江
-
写意中的中国|陈辉
-
心随所向 艺术致臻 ——陈辉教授师生线上作品展示
-
天子礼·展览 | 时光如烟·陈辉中国画艺术展盛大开幕
-
“风与物游——陈博贤 柴鑫萌双个展”开幕
-
陈辉:又是一年桃花开
-
【时代温度】王平丨应以“高峰意识”重建中国画评价体系
-
神与物游(艺术家专辑一)
-
堂前依旧故人影——陈辉水墨艺术与新时代主题性绘画创作的新变
-
现场 | 材料艺术与园林建筑的对话:在南池子美术馆感受“物”的魅力
-
加入《美在中国》,一起探索陈辉的艺术世界
-
高峰之路——新时代中国画优秀成果展(2012—2022)福州站将于12月21日开幕
-
陈 辉 || 2023“海之春”新春文化季艺术展
-
辞旧岁 迎新春|2023·当代名家线上绘画作品邀请展
-
在“大美术”视野下,著名画家陈辉走出了一条耐人寻味的水墨之路
-
悟法其用 珍视特色——著名画家陈辉简析中国画教学与写生
-
自贸港之春·全国美术名家邀请展——国画作品
-
课程回顾|陈辉:实验水墨创作
-
更加的觉醒 更多的自信——著名画家陈辉谈中国画创作与发展
-
物境·心境·意境——著名画家陈辉2022年最新作品及笔墨随想
-
陈辉、方土、曾三凯、常朝晖、宋陆京等著名画家走进临夏写生时,合作的山水画巜情湧古源》
-
为当代海淀立传 || 海淀奋进70年艺术大展作品精选(二)
-
大家画语:陈辉谈艺术
-
著名画家陈辉谈“艺术元宇宙”艺术家自由的心相之路 自然生态之路
-
教学|陈辉:中国画艺术语境之表达——建筑美术系列讲座预告
-
设计助力《诗画中国》|传统与现代的碰撞,用科技邂逅诗画之美
-
师说 | 陈辉老师谈因材施教
-
艺术人物 | 陈辉
-
这个秋天,共赴一场青蓝之约
-
山间的课堂
-
新展预告 I 水木清华,逐梦而来
-
天下收藏丨正值风华——中国画学会作品邀请展亮相十一届中国画节(二)
-
静默中的风景·画在野三坡
-
学术先行:高峰之路——新时代中国画优秀成果展(2012-2022)启动仪式暨新时代中国画发展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
“唯物思维”中国-西班牙当代材料艺术交流展线上开幕式暨研讨会成功举办
-
中国-西班牙当代材料艺术交流展(线上展览)
-
情蕴笔墨 绘就临夏秀美山川——“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中国书画名家走进临夏采风活动见闻
-
生态观的文化解析 | 2022春季学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观】结课汇报
-
“水墨与未来”雅昌圆桌会议——陈辉:艺术生长的自然生态
-
展览预告丨“元视界—水墨与未来”,在艺术元宇宙中打造“永不落幕的展览”
-
清华美院多名师生创作选题入选“主题性美术作品展览”
-
雅昌圆桌 | 数字时代:水墨与未来
-
陈辉:从“眼前山水”到“胸中丘壑”,中西绘画如何“不断线”?
-
“因材施教,和而不同——陈辉老师和他的研究生们”线上展开展
-
瑰光丽影-陈辉水墨中国画作品欣赏
-
清华大学111岁生日快乐!
-
光影墨影交织,陈辉的新水墨艺术
-
因材施教,和而不同——陈辉老师和他的研究生们
-
参展名单公布 | 来自80个国家和地区的166件(套)作品将亮相“唯物思维”首届国际当代材料艺术双年展参展名单公布 |
-
东西问 | 陈辉:从“眼前山水”到“胸中丘壑”,中西绘画如何“不断线”?
-
展讯 | 高峰之路:当代中国画写意性探索研究展即将亮相广州艺术博物院
-
正值风华——中国画学会作品邀请展 云展厅(五)
-
“50后”艺术名家云集,共探“高峰之路”
-
“北京意象·魅力朝阳”绘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展
-
清华美院院长鲁晓波主编:《艺心艺行》出版
-
在清华,你有没有拍过这张照片?
-
陈辉||书画绘百年—百人百图全国名家书画大展
-
2021 “北京意象.魅力朝阳”入选作品展示(三)
-
展讯 | 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山水画创作和教学研讨会暨师生作品展将在上海举办
-
聚焦城市与山水,全国高等艺术院校齐聚沪上展佳作
-
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汇聚上海探讨“城市•山水”
-
清华美院师生参加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山水画创作和教学研讨会暨师生作品展
-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建院65周年美术作品邀请展”
-
白山黑水·美丽四平|百件中国画名家作品亮相四平
-
陈辉在中国美协美术工作者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
展览预告 | “唯物思维”中国-乌拉圭当代材料艺术交流展(线上展览)
-
中国音协、剧协、影协、视协、曲协、舞协、民协、摄协、美协、书协、杂协、评协等召开座谈会
-
百年辉煌·武汉记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在武汉美术馆启幕
-
同.异——水墨艺术九人联展
-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21届本科生毕业作品展暨2021届线上毕业作品展同步启幕
-
“艺科融合·质创未来”系列主题展览及会议在青岛开幕
-
中国画艺术语境之表达(二)
-
中国画艺术语境之表达(一)
-
陈辉:黑白生辉让我感动
-
大家系列:另一条路——陈辉的水墨世界
-
线上看展 | 这是他们心中北京最美的样子
-
雅风名人大讲堂第五期开讲啦!
-
艺术海淀
-
光影静谧中的自由心相——写于2021年岁首
-
辉耀大地丨陈辉
-
清华美院教授陈辉水墨画欣赏
-
2021首场建党百年大型主题艺术展览16日尹山湖美术馆见!
-
展讯 | “白云出岫——清华大学十六教授书画展”水墨味美术馆开展在即!
-
多元文化与共同追求——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专题研讨会在京举行
-
“守正创新——中国画学会作品展”在潍坊第十届中国画节展出
-
陈辉 | 群峰竞秀——当代中国画名家学术邀请展
-
红色精神·丹霞风骨——全国首届当代中国画创作展
-
巴山蜀水 2020年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山水画教学研讨会暨师生作品展教师作品
-
田黎明任中国美协第五届中国画艺委会主任 龙瑞为名誉主任
-
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艺委会成立,清华美院多位教授成为艺委会成员
-
在2020李奇茂先生艺术创作回顾展暨“墨香飘两岸,纵笔颂水城”海峡两岸书画名家交流展上的讲话
-
共同的家园——“一带一路”国家美术作品展于中华艺术宫隆重开幕
-
李奇茂艺术创作回顾暨“墨香飘两岸 纵笔颂水城”交流展亮相聊城
-
“京城之脊·一脉绵延”北京中轴线申遗主题创作作品展 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
以美育人 | 陈辉 · 流光徘徊
-
北京市文联关于2020年抗疫主题创作优秀作品 及文艺创作扶持专项资金项目的公示
-
迎国庆 贺中秋 —— 陈辉微艺展
-
“第五届八荒通神——哈尔滨美术双年展(中国画)”即将亮相冰城
-
以美育人——深圳福田美术馆开馆邀请展即将亮相鹏城
-
“立象尽意——白雪石中国画作品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幕
-
美育人物志 | 陈 辉
-
“艺展云南”云南首届艺术品保税展12日开幕,公众可预约免费参观
-
丽江名城·名家·名画活动拉开帷幕,国内顶尖艺术家聚首泊心云舍
-
清华大学"云上学堂——在线教学总结、分享与展望"大会举行,清华美院副院长杨冬江分享"艺术之美,逆风飞翔"
-
曦光 · 国画综合材料创作 - 师生作品展
-
700多件美术作品,描摹同心共济勇克时艰
-
“京城之脊·一脉绵延”北京中轴线申遗主题创作活动作品线上展览(一)
-
师门抗"疫",画笔下流淌的家国情怀
-
曦光 · 当代水墨实验 - 我们的课
-
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微展厅
-
壮丽史诗 恢宏画卷 清华美院教师的14件作品亮相中华史诗美术大展
-
海澜美术馆三大国展并举,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
国博邀您云看展 | 培根铸魂,那些未及细赏的画作云端分享给您(中国画篇)
-
绘英雄 诉情怀——首都美术家情系“抗疫”一线
-
人间有爱 天佑中华——陈辉中国画作品
-
从王春辰的视角,看当代中国艺术
-
“瑞彩平安——2020新春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举行
-
“白云万顷——清华大学十六教授书画展”广东惠阳开幕
-
“京城之脊·一脉绵延”北京中轴线申遗主题创作评审结束
-
中国美协文艺志愿服务团赴首都机场公安局开展“送欢乐下基层”慰问活动
-
清华美院8名教授作品入选“培根铸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人美术作品展”
-
培根铸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人美术作品展在国博举办
-
艺术与和平”国际巡展收官俄罗斯 奏响金砖交流最强音
-
庆祝首都师范大学画院成立—首都师范大学画院学术提名展
-
相由心生——中国画的笔墨写生——写在美615班搜集素材与创作课上
-
中国美协志愿服务团:用画笔勾勒铜陵之美
-
有趣的灵魂与你碰撞,当代艺术大师等着你
-
“黄宾虹学术提名展·第二届”展览开幕式在炎黄艺术馆隆重举行
-
“北京意象·画说昌平”绘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
-
“又见白鹭飞——中国当代名家邀请展”将在湖州市美术馆开幕
-
“北京意象·画说昌平”绘画作品展
-
心灵之光——济宁市美术馆当代名家邀请展
-
"物之道,生之欲" | 第一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历史回顾
-
“北京意象·画说昌平”大型美术创作工程入选作品名单
-
醉美水墨画,清心养神!
-
诗化海淀 • 百景张掖 ——北京市海淀区 甘肃省张掖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美术展
-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山东作品展复评工作圆满完成
-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19届本科生毕业作品展隆重开幕
-
“红船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美术精品创作工程暨第五届“红船颂”全国美展即日起面向全国征稿
-
美丽中国 携手世界 荣宝斋当代中国书画名家作品展 暨维也纳联合国中文日活动
-
北京美术家协会召开艺术(工作)委员会换届(成立)会
-
艺术与医术的相遇:中国美术家协会“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走进北京朝阳医院
-
改革开放四十年·教师专访 | 陈辉:艺术创作需要感动与激情
-
沿古变今——2019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山水画教学研讨会暨师生创作作品展
-
迎春纳福 “国风雅颂”——中国名家中堂作品展
-
紫荆清韵 |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清华大学艺术展"在港举行
-
白云万顷——清华大学十六教授书画展
-
甘做学生的铺路石和指向标 ——记第十六届清华大学“良师益友”获得者陈辉
-
昨天,北京航天城大腕云集
-
陈辉先生在“学院--中国画教学与创作论坛”上的发言文章《悟法其用 珍视特色——关于中国画教学与写生(二)》
-
陈辉先生在“学院--中国画教学与创作论坛”上的发言文章《师法自然 本真由心 ——关于中国画教学与写生(一)》
-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理事
-
从1978到 2018,史诗级“中国新水墨作品展”亮相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
访谈|光影交幻 诗画益彰——访清华美院博士生导师陈辉
-
“写意•苏州”(山水篇)中国画双年展
-
“北京意象 诗化海淀”北京市美术作品展部分展览作品欣赏
-
学院――中国画教学与创作论坛暨全国青年教师中国画邀请展开幕式”在炎黄艺术馆隆重举行
-
陈辉 | 肯为苏子浮江来——清华大学十六教授书画展
-
图像n次方 | 清华美院教师作品展(美术)开幕并揭晓优秀作品
-
20所艺术高校名家笔下苏州的“绿水青山”
-
【2018学院本色】展览获奖作品名单出炉
-
让我们的“良师益友”C位亮相 | 清华大学第十六届“良师益友”获奖教师风采
-
画和远方——2018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写生创作营课程介绍
-
清平乐——清华大学十六教授书画展
-
水墨 · 境域 || 全国中国画名家写生作品邀请展
-
扇·逸——中国画扇面精品展
-
【新书推荐】清华美院教授陈辉:《百扇语意》
-
“庆祝十九大•红色之旅——中国山水画名家画福建” 5月23日于福建省画院展出
-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赴株洲清水塘老工业区采风写生
-
袁运甫先生和他的学生们 绘画雕塑作品展
-
沧朴雄阔 氤氲华溢——读梁明大泼彩山水作品
-
庆祝十九大·红色之旅——中国山水画名家画福建采风活动在龙岩古田举办
-
“泾上丹青──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暨当代中国名人名家精品展”在安徽泾县举办
-
溢彩苏州 | 全国中国画名家笔下的苏州齐亮相
-
流光徘徊中的乡土主义景观 ——陈辉的新水墨艺术
-
清华专家组自贡行,什么让他们感叹"自贡人民太伟大"?!!
-
水墨畫精英邀請展(第二期)
-
水墨东方——中国当代水墨美国展(四)林容生、周京新、陈辉、刘赦
-
教师节 | 清华美院5位教师荣获"清华大学年度教学优秀奖"
-
清华首设“年度教学优秀奖” “三驾马车”助力一线教学
-
首届“清华大学年度教学优秀奖”(2016年度)获奖名单出炉
-
意境之根与意境之品
-
“和平发展,共圆梦想”——全国中国画名家作品邀请展作品鉴赏
-
中国美术家协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 第二十五期专题研讨班隆重举办
-
清华美院主持编撰《白雪石全集》,展现白雪石先生风范和白派山水魅力
-
全球水墨画大展 入围作品预览(山水篇2)
-
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格物致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写生作品展在岭南画派纪念馆开幕
-
“方言·当代绘画艺术邀请展”在青岛隆重开幕
-
“格物致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写生作品展
-
“一带一路”专题 | “一带一路”与美术发展众家谈(上)
-
【画家讲堂】光影变奏、墨韵飞扬——陈辉作品欣赏
-
他的故事,我的老师
-
五月和韵·三人行——陈辉 殷会利 王伟平绘画作品展将办
-
“新春大吉”新华网书画频道 年度杰出中青年艺术家推荐——陈辉
-
亦真亦幻水墨间 — 走进著名画家陈辉的水墨世界
-
光影变奏 墨韵飞扬 专访清华美院陈辉教授
-
陈辉教授关于中国画教学与写生的分享:悟法其用 珍视特色
-
壮丽史诗 恢宏画卷 清华美院教师的14件作品亮相中华史诗美术大展
-
2016“搜妙创真——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山水画教学研讨会暨师生创作作品展”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开幕
-
“正大气象——第四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
-
“陈辉 宿利群 宋连民 水墨三人展”在保利艺术博物馆成功开幕
-
陈辉:师法自然 本真由心——关于中国画教学与写生
-
“互绘•相知——中外美术作品展”作品展示
-
【名师执教】陈辉: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
中华史诗美术大展
-
流光意象 陈辉水墨作品展在墨尔本维省艺术中心开幕
-
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创作进入收官阶段
-
从“互绘•相知”到“丝路与世界文明”——中外美术家座谈会综述
-
中国文联领导看望参与创作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艺术家
-
水墨本色陈辉:光影里的黑白故乡
-
“创造•理想 清华美院教师学术作品展/造型”优秀奖获奖作品集萃
-
非遗进清华丨笔墨纸砚系列论坛预告(5月23-27日晚)
-
一带一路马文化展 中蒙国际美术交流系列活动义乌展艺术家采风活动圆满结束
-
《逸风》推介艺术家(之二)————著名画家陈辉
-
白山黑水 千载箜幽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陈 辉老师作品欣赏
-
陈辉:单纯的黑白灰,却在他的笔下化作万千气象
-
澄懐觀道-中国画名家邀请展作品集
-
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学习践行《中国美术工作者自律公约》座谈会在京召开
-
画家陈辉 | 传统文化是安顿心灵的精神家园
-
中国文联、中国美协文艺志愿服务团“送欢乐 下基层”走进雪豹突击队慰问活动
-
罗翔艺术馆开馆与“归真”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在莱阳隆重揭幕
-
"铸魂鉴史 珍爱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美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
-
“水墨本色:当代中国画邀请展”太庙开幕
-
同曦艺术展拍中心10月11日开幕——艺术品投资交易一号平台圆满落成
-
“大美西藏——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 隆重开幕
-
最具投资潜力中国画十大家·陈辉
-
"中国梦·太行魂——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
中国梦·太行魂——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
中国画学会展观察:中国画可以变成烤馕但不能变成披萨
-
传承 开拓 使命——中国画学会展之「陈辉」
-
"中国写意的力量—论中国写意美术"13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
清华美院教授陈辉水墨画展今天下午开幕,40余幅新作展出
-
流光隽象—陈辉水墨画新作展
-
陈辉:逾越技法与现实的界限用光影叙事文化意象
-
陈辉<皖南文化>系列作品欣赏一
-
师心独造——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山水画教学研讨会暨山水画教学课徒展
-
陈辉2014年作品欣赏之《写生小品》系列
-
中国-新西兰绘画艺术论坛在新西兰国家美术馆举行
-
水韵墨趣--当代水墨实验课程汇报展
-
陈辉作品《中国文化系列之五》入选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
-
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
艺术清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造型艺术教师作品展
-
美国爵硕大学制作的纪录片《体验中国大学》栏目摄制组到我院采访
-
纪念建党90周年——第三届“红船颂”全国美术名家创作展览活动
-
中国美协贵州采风
-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陈辉作品《中国文化》荣获第四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优秀作品奖
-
“经典与不朽”艺术家作品展在北大百年讲堂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