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

从1978到 2018,史诗级“中国新水墨作品展”亮相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发布时间:2018-12-18

01.jpg

开幕式现场


12月18日,“中国新水墨作品展1978-2018”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正式开幕。此次展览是首次对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水墨艺术进行大规模地系统梳理。展览由“新中国画”和“新水墨”两大板块构成,“新中国画”部分由张晓凌担任策展人,“新水墨”部分由鲁虹担任策展人,并就此次展览分别成立了由著名学者和批评家组成的学术委员会,以对策展人所提供的策展方案与展出作品名单进行学术上的讨论与认证。展览由中国民生银行、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主办,北京民生文化艺术基金会、苏州尹山湖美术馆协办,安盛天平保险支持。


展览开幕式上,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洪崎,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周旭君,本次展览策展人、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报》总编辑张晓凌,本次展览策展人、合美术馆执行馆长鲁虹,艺术评论家贾方舟,艺术家代表靳卫红先后发言。


02.jpg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洪崎致辞


03.jpg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致辞


04.jpg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周旭君致辞


05.jpg

本次展览策展人、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报》总编辑张晓凌致辞


06.jpg

本次展览策展人、合美术馆执行馆长鲁虹致辞


07.jpg

艺术评论家贾方舟致辞


08.jpg

艺术家代表靳卫红致辞


洪崎表示,本次的展览集中呈现了180位水墨艺术家的200件优秀作品,生动展示了中国当代艺术的群体形象,系统梳理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水墨艺术的发展脉络,这是对新水墨的一次专题回顾,浸透了艺术家对艺术的探索追求和责任,具有开创性的历史意义和学术价值。今天恰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40周年,4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文化事业更是波澜壮阔,创造了艺术发展史上划时代的奇迹。作为金融行业改革产物,民生银行因改革为生,为发展而成,在过去23年里,我们始终不忘履行社会责任,始终不忘发展文化公益,始终不忘推进艺术探索,至2007年资助承办北京炎黄艺术馆基金,民生银行开展文化公益已十年有余,经过不断地探索,民生银行已经先后创办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21世纪民生美术馆及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开创了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公益,并走在了当代的艺术前沿。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四个自信,文化自信是民族之魂,是我们强国之道,是实现中国梦之神,所以坚持文化自信,倡导文化引领,弘扬中国精神,是民生现代美术馆的社会责任,更是中国民生银行的历史使命。


09.jpg


10.jpg

策展人张晓凌在展览现场为媒体导览


杨晓阳认为,中国的水墨画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名片之一,甚至就是中国文化的名片。水墨,无论新旧都无所谓,它是一个最终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本次展览展示了中国水墨40年,拿出了很多之前没有看到的藏品,其中就包括了中国国家画院藏品25件,可以想见这个团队下了很大功夫,做了很多细致的工作。祝贺展览成功,也预祝所有的艺术家未来能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11.jpg


12.jpg

展览现场


周旭君在发言中表示,水墨艺术是我们中国文化身份的符号和象征,也是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资源。在改革开放40年之际,通过这么一种方式,让我们介入到中国水墨之中,参与到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文化和艺术发展的思考和讨论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其实这个展览我们是从去年9月份开始筹备的,是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自开馆以来筹备最为负责和困难的一个展览,感谢多方的配合和支持,促成了这个展览的顺利实施。希望通过展览来引起更多关于水墨的讨论和探索,也希望对水墨艺术的当代性和未来有一个好的启示作用。


14.jpg

展览现场


张晓凌谈道:“如果给这个展览一个定位,只说三句话:一,这是一个中国水墨语言变革创新的历史;二,这是一个中国当代艺术观念不断变革的历史;三,这是几代艺术家自我个体成长的历史;所以这个展览是一个史诗级的大展。如果不看这个展览,你根本无法理解中国水墨40年是怎么过来的,哪一个是代表人物,蕴含着哪些文化逻辑;所以不看这个展览,根本没有资格深入做当代艺术史研究。”而这个展览之所以取得如此成果,在张晓凌看来主要有三个原因,即:大时代的改革气象、全球化的格局以及对民族文化的回归和认同。


鲁虹表示,30多年来我一直在关注“新水墨”的发展,既出版了相关的专著或一些文章,也策划了一系列展览。我认为水墨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画种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它既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也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参与国际对话的重要资源。能参与策展纪念改革开放40年这样一个新水墨的展览,我非常高兴。


作为艺术家代表,靳卫红感慨道,我是出生于60年代、成长于80年代的一代,我们这一代人是最幸运的,我们在一个好时代的起点,可以不考虑历史的、政治的因素,直接进入艺术世界。我们有自己的传统、自己观看艺术的立场,这个恐怕是别人没法替代的,也是最有价值的,因此我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水墨。我想我们这一代像我这样的也不在少数,大家都一直坚持在水墨道路上。非常荣幸能参加这个展览!


据了解,此次展览共呈现各个时期具有影响力的181位艺术家的200组件作品。这些优秀作品,或进入国家、省市政府美术馆的公共收藏体系,或是艺术家、藏家的至爱珍藏,作品资源与征集难度达到了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开馆以来所有展览之最,很多作品都是其所在机构的镇馆之宝。据悉,展览得到了包括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画院美术馆、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上海中华艺术宫、广东美术馆、江苏美术馆、湖北美术馆、浙江美术馆、合美术馆等10多个艺术机构,以及众多艺术家和收藏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基于各方的文化自觉、责任担当、开放姿态,这样一个齐聚众多大家名作的历史性展览才最终呈现在公众面前。


17.jpg

研讨会现场


同日上午,展览研讨会在民生美术馆举办。王镛、尚辉、高天民、孙津、钱晓鸣以及贾方舟、孙振华、赵力、阿克曼、冀少峰、吴洪亮、柳淳风等艺术评论家,围绕“新中国画”和“新水墨”话题展览探讨,研讨会由周旭君策划,张晓凌、鲁虹主持。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2019年2月23日。


18.jpg

嘉宾合影


研讨会摘要

(以下为发言顺序)


上半场


19.jpg

张晓凌:


北京民生美术馆的周旭君馆长和其团队通过精心策划,付出了巨大心血。今天终于让我们看到“中国新水墨作品展1978—2018”在民生美术馆开展。刚才我参观了展厅,应该说每一幅展出作品几乎都能引发我的回忆。回想起几十年来中国水墨画的发展,不禁让人心潮澎湃。很多经典和传世之作都出现在今天的展览中,这样的发展成就究竟缘何而起?我认为有三个原因——


首先,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艺术家在时代大背景下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应该说,今天展出的水墨作品,放到世界任何一个重要的美术馆里,都毫不逊色于西方的现代作品,这些作品对中国美术在40年来的整体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其次,中国水墨创作取得的重要成就,得益于改革开放带来的时代机遇。中国艺术家们从单调、封闭的年代中走出来,逐渐拥有多元、开放的态度。他们的个人创作,在跨文化的思维下逐渐走向世界,而跨文化的格局让中国艺术家逐渐走向世界。


还有一点很重要,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艺术家们对待西方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盲目崇拜西方转变为拥有民族化认同,从而实现了民族化资源的再认识、再建构,这是实现再创作的基础,是中国水墨在40年来所取得的可贵的进步。


20.jpg

王镛: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传统中国画发生了巨大变革,被称为“新中国画”。


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画, 突破了 “文革” 时期的单一模式,力求恢复现实主义的本义,同时,不少作品也借鉴了西方现代艺术手法,出现了走向现代的趋势。 改革开放中期的中国画,又出现了回归传统的趋势,高度重视文人画的价值与笔墨的质量。 新世纪的中国画,走向现代与回归传统两种趋势并存互补,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发掘可以转化为现代形态的基因,从笔墨技法层面深入到写意精神层面,已成为众多画家的共识。


21.jpg

尚辉:


在改革开放40年节点上举办这个展览,回顾了中国画和水墨画40年的发展历程,展示了传统和创新两股力量的集合, 为这个展览点赞。由我策展的昆明双年展即将开幕,我以“水墨之上”为题策划此次展览,也是以水墨为主,主要表现东南亚各国的水墨艺术,我们知道水墨不仅是在中国,而是在汉文化圈的各地区和国家都是通过水墨来表达自己的文明。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突围和回归:中国水墨的张力》。回首中国水墨40年的发展,由于观念的更新,艺术突围在不断的进行中,这使得中国水墨走出宣纸,走出笔墨限制,更多的当代艺术理念能够进入传统的水墨艺术,这种观念迅速使中国画进入世界,实现了艺术的全球化。而在不断突围的过程中,如何与传统产生一种关系,回归就是一种路径,回归是不容忽视的大潮。突围和回归是艺术变革的两种不同力量,这两种力量共同完成了中国画变革的两种方式。


22.jpg

孙津:


改革开放后,有三对关系是一致的:民族情感和国家认同、审美价值和主体意识、艺术形态和现实主义。


中国画是建立在民族情感之上的。民族情感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张扬:新中国建立是一次,改革开放也是一次。中国艺术从对西方的模仿和崇拜回归到本民族的认同,很自然地随着中国的发展而形成。民族情感和国家认同融合到一起,就不知不觉地促进了中国画的创新。


审美价值和主体意识是互为包含的。审美价值在改革开放后的新中国画中,就表现为主体意识。主体意识让人物画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非对象性”的新人物画。


以现实主义的态度,驾驭意识形态,是40年来的一个基本现象。改革开放时期的现实主义艺术,是一种态度,包容多种不同的艺术题材和形态。这和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画是很不一样的。


23.jpg

高天民:


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美术重要的转折时期。 在这40年中,水墨画经历了从中国画到水墨艺术, 再到新水墨和当代水墨的历史发展过程, 传统的中国画已经完全实现了自身的转型。 这种转型,使当代水墨不仅在语言形式上日益丰富并建立起自为的表现机制和创新机制,而且开始与当下现实建立起密切的联系, 并不断创造出新的视觉方式。这种创造是划时代的——它不仅在语言层面打开了广阔的空间与可能, 而且在观念上为当今世界艺坛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


24.jpg

钱晓鸣:


各位理论家都是从改革开放40年的宏观历史来讲述。40年来,地域性的画派在减弱,我想讲述三位画家的样本:一个是方增先,第二个是吴山明,第三个是尉晓榕。把这三人的学理性创新的贡献总结出来,可以认识到:在对新水墨画中,不仅要注意到每一个画家的个性的表现,而且要注意到经典画家,甚至是大师级的画家所带来的技法革命。这些技法是可以推广和发展的。


下半场


25.jpg

鲁虹:


30多年来, 我一直在关注着 “新水墨 ” 的发展, 既出版了相关专著或一些文章, 也策划了一系列展览。 经常有人会问我, 如今的国际当代艺术界, 无论是在办展上还是在讨论艺术问题上, 都不太注重画种与媒体的区别, 为什么在中国的文化情境中, 人们要反反复复的讨论水墨问题, 并围绕水墨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展览? 对此,我想回答的是: 水墨在中国已经有二千多年发展的历史了, 与油画、 版画、 水彩等相比, 其并不纯粹是一个画种的概念。 在很大程度上, 它既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也是在全球化背景下, 我们参与国际对话的重要文化资源。 因此, 对于一切有使命感的新水墨艺术家来说, 如何有效转化这一历史优势, 进而用自己独特的语言方式来建构我们的主体, 身份与艺术史是至关重要的!


26.jpg

贾方舟:


我曾以“里应外合”来概括中国当代水墨艺术中的两股“合力”:在传统文化与水墨精神这个节点上, 他们来路不同,却向度一致。一路从“水墨之门”由内向外突围,一路从水墨之外向内聚拢,从而形成“里应外合”之势。 正是这向外突围与向内聚拢的两股 “合力”,将中国的传统水墨转化并呈现为一种当代方式。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和象征, 水墨的当代呈现已经远远不是停留在纸面上的、 由笔和墨的种种规范和技巧完成的传统样式。 在我看来,这场变革可以视为水墨走向当代的一个标志,因为它是在一个敞开的空间里, 以一种充满自信的姿态将中国传统水墨以解体的方式获得重生。


27.jpg

阿克曼:


考察和评价艺术作品的价值, 材料和技法不是首要的因素, 审美和内涵上传递的意义才决定它的价值。 假如, “新”水墨只是对纷繁多样的当代艺术加入了一种材料和技法的话, 那么它不值得我们多加讨论。 一件波普艺术的作品,尽管它使用水墨和 “皴法”, 却依然属于波普艺术,而不属于水墨艺术。


一幅水墨画如何才能作为一件当代水墨艺术作品 ?


“传统” 或 “西方” 都不是价值标准, 而是资源。


今天的水墨艺术家面临的挑战是,若想维护水墨艺术在当代艺术中作为独立的立场,他 (她) 既不能全盘接受全球化风潮的影响,也不能退缩到空洞的传统主义之中。探究世界和自我文化认同跟水墨独特的创造方式,必须合二为一。


这个要求很高,在展览能看到许多水墨材料的艺术,却鲜有水墨艺术作品。


28.jpg

孙振华:


在文化生态的意义上,中国水墨艺术“传统”“现代”“当代”三种状态并存, 恰好是当代中国精神现实的反映, 它们并不是线性的取代关系, 它们中的每一种似乎都可以在当代中国找到其生存的理由和根源, 这种状态可能还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由于东西方文明在认识和看待世界的方式上的差异, 导致今天人们对水墨的思考往往会引向两个极端: 原教旨主义和西方中心主义。 如果为了确立自我身份而拒绝变化和革新, 有可能陷入孤立的民族主义窠臼而孤芳自赏;另一方面, 为了现代转型而简单追求与国际接轨, 可能会忽略自身的现实问题和文化的针对性, 而落入进化论的陷阱。 这一内部悖论向我们展现的,恰好是当下文化问题错综复杂和相互纠缠的特性。


29.jpg

冀少峰:


传统水墨不仅仅使石墨艺术日益边缘化,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一种失衡的民族文化心理,在文明的冲突中一种文化的自省和文化的自觉。而尴尬的现代水墨到需要找到突破传统与现代进退两难的有效方法,当代艺术则顺应了当代社会发展的潮流,表达出了当代社会中人们的当代思维,当代水墨这种新的实验维度也作为民族本土艺术走向当代的必然。


30.jpg

赵力:


关于水墨的创作与讨论,从80年代至今都是艺术界非常关注的话题。今天的展览中,通过回顾和梳理,我们对水墨有了明确的结论:水墨是中国艺术的一个文化载体,也是中国当代的一种创作媒介和思想资源。因此,通过水墨一方面可以将历史和现在无间隔地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让创作者反思过去,更明确地标示自己的选择态度和现实意义。


通过借助改革开放40年以来对水墨创作历程的梳理,我们不仅可以充分肯定水墨在当代艺术方向上应有的历史地位,而且这种在观念、语言、形式等全方位的推进实践,本身也为世界提供了创造和中国实践的方向。正因为如此,我认为水墨不仅是中国画的手段专利,或者说是文化身份,还应该成为全球化的艺术方式和场域。


31.jpg

吴洪亮:


评判艺术家的成长轨迹,不一定要从宏观思维上去把握。关注艺术家的一些创作甚至是生活细节,我们也可以得到他们的创作在近40年来发生转型的原因。很多老画家,如溥心畬、吴湖帆、周思聪,都可以给我们提供这种变化的线索。艺术家创作一定是和时代背景有关,和技术进步或媒介的改变有关。在研究改革开放40年来水墨艺术的变化时,不妨从个案研究开始,这样能够得到一些不一样的有趣的结果。


32.jpg

柳淳风:


此次展览展现了改革开放40年以来当代水墨中观念的水墨和形式的水墨两个鲜明的创作阵地。 有意思的是,现代主义艺术的发展与西方当代艺术机制的建构相互扶持,相互渗透,形式的变革已经与当代的展览体制、 艺术世界融为一体, 这与我们学界所归类出的当代水墨特别是飞速发展的后奥运时代兴起的当代水墨的历史传承有着极大的文化背景的差异。 值得我们关照的是,当代水墨如何进入全球化语境下的艺术机制,特别是展览机制, 而不是成为一个最终只能阐释为强调个体修为的艺术注脚,已经显得十分紧迫。 在国际的艺术舞台上,水墨艺术如同太极拳,如何与自由搏击式的当代艺术打擂台,恐怕是一个我们不得不面临的历史性话题,也正是此次展览试图展开探讨一个重要命题。


记者:刘晶 黄家馨 殷铄 /摄影:武广宇 贺玮

编辑:涵涵 梦妮/校对:蔡培新


新中国画

第一单元:1978-1989


朱屺瞻、刘海粟、黄君璧、李苦禅、关良、李可染、吴作人、陆俨少、谢稚柳、陈子庄、于希宁、黄秋园、魏紫熙、潘絜兹、张仃、宋文治、程十发、赵无极、黄永玉、黄胄、周韶华、周昌谷、杨之光、方增先、韩羽、刘文西、袁运甫、许勇、顾莲塘、蒋采萍、冯今松、卢坤峰、刘勃舒、王子武、袁运生、周思聪、朱理存、吴山明、杜滋龄、李少文、杨力舟、王迎春、贾又福、林墉、卓鹤君、韩书力、陈向迅、胡伟


第二单元:1990-1999


吴冠中、曾宓、崔振宽、陈家泠、贾浩义、张立辰、张桂铭、石齐、李世南、姜宝林、方骏、李延声、罗平安、韩硕、施大畏、王孟奇、聂鸥、陈永锵、唐勇力、王明明、冯远、赵奇、田黎明、范扬、江宏伟、周京新、卢禹舜


第三单元:2000-2018


杜大恺、程大利、龙瑞、潘公凯、赵建成、胡明哲、刘健、邹明、董小明、张立柱、高云、赵卫、刘进安、孙永、刘云、杨晓阳、林容生、李劲堃、袁武、陈辉、刘文洁、纪连斌、刘赦、刘罡、喻慧、徐惠泉、姜怡翔、王非、刘刚、郭子良、乔宜男、张译丹、丁阳


新水墨

第一单元:1978-1989


蒲国昌、周思聪、王川、朱新建、谷文达、田黎明、杨诘苍、刘进安、沈勤、张大力


第二单元:1990-1999


周韶华、卢沉、贾浩义、聂干因、洪耀、朱振庚、王炎林、李华生、王孟奇、梁铨、王川、胡明哲、石果、陈心懋、田黎明、王彦萍、阎秉会、刘子建、刘进安、李津、周京新、李孝萱、张羽、左正尧、刘庆和、徐累、武艺、朱伟、魏东、邱志杰、靳卫红


第三单元:2000-2018


尚扬、王怀庆、王冬龄、梁铨、卢辅圣、杨国辛、朱新建、李邦耀、郑强、谷文达、徐冰、杨诘苍、徐龙森、黄一瀚、沈勤、李津、樊枫、张羽、李孝萱、南溪、袁晓舫、刘庆和、林延、邵戈、岳敏君、周湧、蔡广斌、方力钧、魏立刚、武艺、崔进、章燕紫、姜吉安、韩三之、魏青吉、邱岸雄、杜小同、彭薇、马军、杭春晖、郝世明、李军